从Pd(OAc)2到手性催化剂:MPAA配体的发现与发展

  • 1148
  • A+
余金权教授课题组在C-H键的对映选择性活化及远程活化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近期,余金权教授等人在《Acc. Chem. Res.》上发表了题为“From Pd(OAc)2 to Chiral Catalysts: The Discovery and Development of Bifunctional Mono-N-Protected Amino Acid Ligands for Diverse C−H FunctionalizationReactions的综述,主要回顾了用于多种Pd催化C-H官能化的MPAA配体的发现与发展,MPAA促进的C-H官能化反应在全合成中的应用,以及对该领域的展望。




全文主要分为七个部分,本文主要介绍第四部分:

Section 4:Pd(II)-CatalyzedC(sp2)-H Functionalization Promoted By MPAA Ligands


4MPAA促进的Pd-催化C(sp2)−H功能化 
         
4.1 Pd(II)-催化的邻位CH烯基化

去对称化方法仅限于含有两个前手性C-H键的底物,因此作者发现了一种化合物的动力学拆分(Scheme 9),即通过钯(II)催化外消旋的α-氨基和α-羟基苯基乙酸rac-20的对映选择性C-H烯化反应另外,伯、仲、叔三种苯乙醇均能实现游离醇导向的Pd-催化邻位C-H烯化。MPAA和其他配位基团组合也能实现邻位C(sp2)−H烯基化(Scheme 11),例如:L9和磺胺药效团组合,L10和弱配位的导向基团乙醚组合以及其它导向基团和配体的组合。


Scheme 11. Ortho C(sp2)−H Olefinations Directed by Various Other Directing Groups


4.2 Pd(II)-催化的邻位CH交叉偶联


之前报道的Pd(II)-催化 C(sp2)−H  C(sp3)−H与有机金属试剂的交叉偶联反应产率较低,但是以MPAA配体L4作配体,Ag2CO3为氧化剂,该反应的转化率提高至99%以上。2013年,作者报道了MPAA配体(L12)-促进的烷基硼酸的C(sp2)−H交叉偶联反应,各种取代的烷基硼酸均具有较高的反应性。2015年作者又发现了MPAA (L13)促进的,高对映选择性的二芳基甲胺和芳基硼酸的邻位C-H交叉偶联(Scheme 14a),随后作者又通过对映选择性交叉偶联实现了苄胺的动力学拆分(Scheme 14a)



4.3 其他Pd(II)-催化的邻位CH官能化


①、C(sp2)−H羰基化:自从Heck和其同事于1974年首次发现芳基和烯卤的羰基化反应后,羰基化反应成为有机合成的重要方法。作者以CO为偶联剂,实现了羟基导向的C-H官能化反应,由于底物和CO都参与产物的形成,因此该反应具有较高的原子和步骤经济型(Scheme 15)。



②、C-O键形成:作者以L11L10为配体,通过连续的Pd(II)-催化 C−H活化/C−O键生成合成αα-二取代的苯并呋喃-2-酮(Scheme 16),当以L5为配体时,则得到手性的苯并呋喃酮,这是首次通过Pd(II)/Pd(IV)机制实现对应选择性C-H官能化



C(sp2)H碘化:同样以MPAA-促进的Pd(II)/Pd(IV)机制,作者实现了二芳基甲胺的对应选择性C(sp2)−H碘化反应(Scheme 17a)。之后,作者又利用Pd(II)-催化对应选择性C-H碘化反应实现了芳基烷胺动力学拆分(Scheme 17b)。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的游书力教授也通过动力学拆分实现了轴向手性化合物的对应选择性C(sp2)−H碘化反应。



④、C(sp2)−H烷基化(使用环氧化物):2015年,作者报道了为数不多的,用末端和内部环氧化物实现Pd-催化邻位烷基化的例子(Scheme18),其反应机理和以往提出的Pd(II)/Pd(IV)机制不同,是以一种氧化还原中性的SN2亲核开环过程。


4.4 Pd(II)催化的间位和其他远程CH官能化


远程C-H键,包括邻位C-H键的选择性活化,仍然是C-H官能化领域的一大挑战。为了实现间位选择性,余金权教授设计了一系列能够形成类似大环环芳过渡态的U-型模板(U shaped templates)导向Pd-催化间位C-H键,并且作者发现MPAA配体对模板导向的间位C-H官能化至关重要。

 

腈基模板:  

 

底物为羧酸衍生物:利用模板U型模板T1T2,作者实现了氢化肉桂酸,非天然氨基酸,2-联苯羧酸和其他物分子的间位C-H烯化(Scheme 19a),3-苯基丙酸和苯酚衍生物的间位间位C-H芳基化和甲基化(Scheme 19b),同样,作者用T3实现了苯甲酸衍生物的间位C-H烯化(Scheme 19c)。 


Scheme 19. Meta C−H Functionalizations Directed by U-Shaped Templates


底物为含N化合物:作者又探究了距离官能团6个键以上的C-H键的活化,特别是由于环张力,在立体结构上目标键无法实现导向金属化。作者发现用模板T4能够广泛的应用于2-苯基哌啶,2-苯基吡咯烷和其他苯胺底物的间位C-H官能化(Scheme 20a),用相同的模板T4,通过Pd(II)/Pd(IV)催化也可以实现间位C-H乙酰氧化(Scheme 20b)。在2014年,作者又实现了适用同一模板T5实现了吲哚啉的间位C-H烯化,乙酰氧化,和交叉偶联反应(Scheme 21),异吲哚啉和四氢异喹啉也能以较高的产率实现间位C-H烯化。


 Scheme 20. Meta C−H Functionalizations of Amines


吡啶基模板:

 

、模板和底物共价连接:鉴于U-型腈基模板的成功应用,因此作者尝试用强配位的吡啶模板导向远程间位C-H活化。作者用模板T6实现了苯甲醇和苯乙醇的间位C-H乙烯化,芳基化和交叉偶联反应(Scheme22),这是此前腈基导向模板难以实现的。

 
②、模板和底物非共价连接:此前的各种方法都需要模板和底物的共价连接,因此作者尝试用底物-金属的可逆配位来代替共价连接(Scheme 23)。在这一体系中,金属中心与模板T7的双酰胺配位,并与N原子结合来靠近底物,从而实现底物与模板的连接,模板T7的侧链导向Pd-催化远程C-H键。作者用双功能T7T8,实现了远程C-H烯化反应。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我了解更多内容

发表评论

目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