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C-O结构催化H2O2的高效电合成

  • 1078
  • A+
▲共同第一作者:Kun Jiang,Seoin Back;共同通讯作者:Samira Siahrostami, Haotian Wang;
通讯单位:莱斯大学 (H.W.),卡尔加里大学(S.S.)
论文DOI:10.1038/s41467-019-11992-2


全文速览
在多壁碳纳米管基底上合成单原子分散的过渡金属 TM-CNT 催化剂(TM = Fe/Pd/Co/Mn),通过调节 M-C-O 配位结构中的金属中心原子,或者 M-C-O/M-C-N 的非金属配位环境,选择性的实现 2e 或 4e 的氧还原反应


背景介绍
电催化氧气还原反应(ORR)在现代电化学研究中备受关注,既可以充当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阴极反应过程,经由 4 电子路径生成 H2O 产物,得到化学能的充分释放,又可以通过 2 电子路径生成 H2O2 这一重要化工原料。直接利用阳光(电能输入)、空气(O2 的来源)和水(反应介质和质子来源)在室温下直接高效高选择性的合成H2O2,以取代传统的高能耗蒽醌法(https://zh.wikipedia.org/wiki/蒽醌法),是化学家们孜孜以求的“dream reaction”。Samira Siahrostami 等于 2013 年在 Nat.Mater 上率先报道了 Pt-Hg 催化剂,通过引入 Hg 原子来打散连续的 Pt 位,在环盘电极上实现了 ~90 % 的 O2-to-H2O2 选择性。随后,氧化碳纳米管、氧化石墨烯等碳基材料也先后被报道。


本文亮点
O2-to-H2O2 反应选择性的关键在于催化剂活性位点对于 O 物种的吸附强度:吸附过弱,O2 分子很难被吸附、活化;吸附过强,在催化还原过程中很容易打断 O-O 键而生成水。对此,单原子分散的 M-C-X 配位结构是个很理想的反应平台,既可以通过引入不同的金属中心原子,又可以通过不同的非金属(O、N、B、P 等等)掺杂配位来调控整体配位结构上对于中间体的吸附强弱。本工作通过筛选了一系列 M-C-O 的配位结构,发现 Fe-C-O 活性中心对于 H2O2 电合成有着最高的选择性和活性,与 N 元素配位的 Fe-C-N 上 4 电子反应路径形成鲜明对比。电化学原位 XAS 和 DFT 计算揭示了 Fe-C-O 结构上,与 Fe 配位的 C 原子作为活性中心,被掺杂的Fe原子进一步激活了,相较未掺杂的 C-O 结构展现更佳的反应动力学和产物选择性;而 Fe-C-N 结构上,Fe 作为活性中心,受到 C-N 配位环境的影响而更倾向 4e 路径。


图文解析
4.1 TM-CNT催化剂的表征
▲Fig. 1. TEM and XAS characterizations of M-CNT catalysts.


▲Fig. 2. Atom probe tomography of Fe-CNT catalyst.


▲SI Figure. Combined XANES and DFT calculations for charge analysis of TM-CNT.


4.2 TM-CNT 催化 H2O2 的电合成
▲Fig. 3. ORR performance of M-CNT catalysts cast RRDE in 0.1 M KOH.


▲SI Figure. (left) RRDE performance map, (right) H-cell bulk electrolysis performance.


4.3 Fe-CNT vs. Fe-N-CNT催化氧还原的机理分析 
▲(left) Fig. 4. DFT calculations of the ORR activity and selectivity on different motifs.

(right) SI Figure. Operando XAS and DFT simulations on Fe-C-O vs. Fe-C-N upon *OOH adsorption.


4.4 中性溶液电合成 H2O2 用于水体杀菌的应用实例
▲Fig. 5. E. coli disinfection performance of Fe-CNT in neutral pH.



总结与展望
该工作通过设计 TM-C 上不同的配位结构,实现了对氧还原不同反应路径的调控。在后续工作中,可进一步拓展不同过渡金属配位结构的探索,同时结合新型反应器件的开发,以实现绿色电能驱动的 H2O2 大规模制备。


作者介绍
蒋昆博士,2019.09 加入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长聘教轨副教授。2016.01 于复旦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物理化学),随后赴哈佛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劳伦斯国家实验室从事博后研究,于 Nat. Catal., Nat. Commun., JACS, EES, Chem,Adv. Mater. 等期刊上发表(共同)一作/通讯论文 20 篇;主要研究方向为原位电化学谱学方法(ATR-IR、Raman、XAS、DEMS等)与能源电催化材料的交互式研究。


汪淏田博士,莱斯大学 William Marsh Rice Trustee Chair Assistant Professor。2011 年本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毕业,2016 年于斯坦福大学获应用物理博士学位,随后于哈佛大学(2016-2018)、莱斯大学(2019 年起)担任 PI;组建课题组3年多以来,已在包括 Nature Energy,Nature Catalysis(封面文章), Chem(封面文章), Joule, Nature Communications, 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等期刊发表重要工作。课题组研究聚焦在能源、环境等领域,利用基础纳米科技去解决催化、电池、清洁能源转化与存储、水处理、绿色合成等科学技术前沿问题。

来源:研成之理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我了解更多内容

发表评论

目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