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试剂----碘

  • 855
  • A+

【英文名称】Iodine

【分子式】 I2

【分子量】253.80

【CA登录号】[7553-56-2]

【物理性质】大块蓝黑色固体,加热会产生紫色蒸气,升华后凝固形成不透明单斜晶体。mp113.6 oC,bp 185.24 oC,d 4.930 g/cm3,25 oC时的蒸气压为0.31 mmHg。溶于水、乙醇、苯、四氯化碳、氯仿、乙酸乙酯、乙醚、正己烷、甲苯和冰醋酸,微溶于二氯甲烷。

【制备和商品】商品化试剂可获得高于99.5%的纯度,也可通过碘化钾与硫酸铜反应而来。

【注意事项】碘有腐蚀性,室温下保存在黑色瓶中。碘蒸气具有严重刺激性气味,能刺激眼睛、皮肤和黏膜,摄入碘会引起腹痛、反胃、呕吐和腹泻,摄入量超过2 g会有致死危险。


--------------------------------------------------------


双原子碘I2 是卤素家族中一个非常常用的有机试剂,它的电负性较其它卤素都低,稳定性较其它卤素都差,不但能作为I+离子源实现与电负性底物的反应,还能作为氧化剂、脱氢试剂以及生物领域的放射性标记试剂[1]。


碘在有机化学中的一个重要用途是在薄层色谱TLC中作为检测有机分子的斑点试剂。许多有机物都能吸收碘蒸气或是与碘蒸气反应形成在TLC 中可见的斑点。一般来说,碱性物质和还原性物质能够很好地被碘染色,酸性物质和氧化性物质的显色能力则较差一些,许多天然产物包括甾体、酚和生物碱也都能被碘蒸气很好染色。


双原子碘I2是一个高度极化的分子,能够在路易斯碱存在下表现出I+离子的性质,从而与烯烃和炔烃发生反应。当烯烃与碘反应时会形成特征三价碘离子,然后继续与亲核反离子I-反应得到二碘化物 (式1)[2]。加入其它亲核试剂如甲醇能够改进这一反应,得到碘代乙醚产物。如在硝酸铈铵CAN 存在下,碘在甲醇中与环己烯的反应 (式2)[3]。


双原子碘I2 对烯烃的加成反应还可以获得其它很有趣的改进,如乙烯羧酸酯与碘在碱存在下发生的碘内酯化反应 (式3)[4]。反应初始形成的三价碘离子能够与羧基阴离子发生分子内作用,得到碘代内酯化合物。当碘与烯基酰胺或烯基氨基甲酸酯作用时,也能发生分子内反应得到碘代内酯化合物 (式4)[5]。

 

双原子碘I2也能对炔烃发生加成反应,但要比与烯烃的反应惰性许多 (式5)[6]。环丙烷化合物在碘的作用下,能发生开环反应,得到开环二碘化合物 (式6)[7]。醇类化合物在碘和红磷作用下能生成对应的碘代物 (式7)[8]。


双原子碘I2 的另一个重要用途是作为脱氢试剂,特别是能有效用于制备烯胺化合物。Uniciferine 或其它三级胺与碘在含醋酸钠的二氧杂环己烷中反应,能高产率地得到脱氢后的烯胺化合物 (式8,式9)[9]。


除了与烯烃、炔烃等不饱和烃作用外,碘也能与醛、酮和酯衍生物有效反应。反应通常需要在碱作用下首先形成烯醇式阴离子,进而再与亲电性I+离子发生反应。如经典的酮与碘在氢氧化钠存在下发生的氧化断裂碘仿反应。当用甲醇钠替换氢氧化钠时,还会发生除氧化断裂外的其它反应,如甾族酮与碘在甲醇钠作用下,在惰性气氛中发生α-单碘化反应,引入氧气后则发生α-双碘化反应 (式10)[10]。


羧酸衍生物则能与碘直接反应,不需要经历烯醇式阴离子中间体就能得到α-碘化羧酸化合物 (式11)[11]。


与烯醇式阴离子相似,芳环和杂芳环化合物在碱存在下也能与碘发生sp2-碳上的碘代反应。如吲哚、吡啶和呋喃衍生物在丁基锂或二异丙基氨基锂存在下发生的反应 (式12~式14)[12~14]。


参考文献

1. Matsuoka, K. Review on Iodine. Revised Ed.; Publisher:Kasumigaseki Publishing Co., Ltd: Japan, 1992.

2. Heasliy, V. L.; Shellhamer, D. F.; Heasley, L. E.; Yeager, D.B.; Heasley, G. E. J. Org. Chem., 1980, 45, 4649.

3. Horiuchi, C. A.; Nishio, Y.; Gong, D.; Fujisaki. T.; Kiji, S.Chem. Lett., 1991, 607.

4. Cardillo, G.; Orena, M. Tetrahedron, 1990, 46, 3321.

5. Takano, S.; Hatakeyanma, S. Heterocycles, 1982, 19, 1243.

6. Bridges, A. J.; Fischer, J. W. Tetrahdron Lett., 1983, 24, 445.

7. Lucke, A. J.; Young, D. J. Tetrahedron Lett., 1991, 32, 807

8. Hatrman, W. W.; Byers, J. R.; Dickey, J. B. Org. Synth., Coll.Vol. II, 1943, 322.

9. (a) Wadsworth, D. H.; Detty, M. R.; Murray, B. J.; Weidner, C.H.; Heley, N. F. J. Org. Chem., 1984, 49, 2676. (b) Cava, M.P.; Venkateswarlu, A.; Srinicasan, M.; Edie, D. L.Tetrahedron, 1972, 28, 4299.

10. Feriberg, L. A. J. Am. Chem. Soc., 1967, 89, 5297.

11. Harpp, d. N.; Bao, L. Q.; Black, C. J.; Gleason, J. G.; Smith,R. A. J. Org. Chem., 1975, 40, 3420.

12. Saulnier, m. G.; Grible, G. W. J. Org. Chem., 1982, 47, 757.

13. Mallet, N. J. Organomet. Chem., 1991, 406, 49.

14. Yu, S.; Keay, B. A. J. Chem. Soc., Perkin Trans. II, 1991,2600.


本文转自:《现代有机合成试剂——性质、制备和反应》,胡跃飞等编著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我了解更多内容

发表评论

目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