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余丁山课题组AM: 在牺牲电子供体存在下,烯烃连接的共价有机框架通过有效的电荷分离和转移促进光催化析氢

  • 1005
  • A+

导读

共价有机骨架(COFs)是一种潜在的人工光合作用光催化剂,但人们在光催化析氢(PHE)方面的研究较少。同时, COFs由于其结晶性、可调谐性和孔隙率等优点而备受关注,但其表观量子效率(AQE)较低,而对原子结构与性能的相关性研究甚少。
为此, 中山大学余丁山教授课题组近日在国际知名期刊Advanced Materials上发表了题为“Alkene‐Linked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 Boosting Photocatalytic Hydrogen Evolution by Efficient Charge Separation and Transfer in the Presence of Sacrificial Electron Donors”的研究文章, Chunshao Mo是本文的第一作者。 
本文以三苯结和苯基连接物为概念证明,构造了三种不同连接结构的COFs,实现了COFs平台的可调,并探讨了连接化学对PHE的影响。氰基取代的烯烃连接的COF(COF-烯烃)在可见光照射下产生稳定的2330μmol h-1 g-1 PHE速率,远优于亚胺和酰亚胺连接的对应物(<40μmol h-1 g-1)。而且,COF-烯烃在420纳米处的AQE达到6.7%。结合飞秒瞬态吸收光谱和理论计算,揭示了氰基取代烯烃键在牺牲电子供体存在下对高效电荷分离和转移的关键作用,这是获得优异PHE性能的决定性关键。这种烯键还可以扩展到设计一系列高性能的高分子光催化剂,突出了高效PHE的普遍设计思路。

关键词

烯烃键, 电荷分离, 电荷转移, 共价有机骨架, 光催化

背景简介

1.   有机半导体进行光催化析氢面临的问题
通过将太阳能转化为氢能进行人工光合作用是解决全球环境和能源问题的一项具有吸引力和可持续性的战略。有机半导体由于其合成可调性和可调性,被认为是光催化太阳能制氢或水分解的有效催化剂。人们已经对氮化碳、共轭微孔聚合物、线性共轭聚合物、和共价三嗪框架作为水分解的光催化剂进行了研究。但是,它们通常是非晶态或半晶态的,限制了光生电荷向催化剂表面的传输。因此,建立原子结构-性能关联仍然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2.   共价有机框架在光催化领域的优点和研究进展
近年来,共价有机框架(COFs)因其具有长程有序性、宽集光性、有时载流子迁移率高、稳定性好等优点,成为人工光合作用中一种很有前途的光活性材料太阳光谱区域(450–700纳米)。然而,尽管存在巨大的潜力,但光催化析氢(PHE)的开发却少得多,这些报道的COFs仍存在不令人满意的表观量子效率(AQE)(420 nm时为0.1–4.8%),阻碍了其光催化潜力的发展。最近,一些研究小组通过C-C键开发了一些sp2碳共轭COFs,这使得能够实现全π共轭,对于光电子和电化学来说是很理想的。然而,由于合成困难,sp2碳键COFs在PHE中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只有两例。
3.   本文的设计构想
为了构建先进的COF基水分解光活性材料,先前的研究策略主要集中在具有特定连接的结或连接物的分子设计上。例如,一些异核分子功能,如砜、三嗪或七嗪基单元或二乙酰基部分被并入结或连接物中,以有效地调节COFs的物理化学性质,从而促进PHE。在本文中, 作者将连接化学的原理合理的应用于COF基光触媒中, 键合关系往往决定COFs的化学稳定性和电子通讯性,这对光化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此外,COFs中的光激发电荷转移对光催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对它的动力学还缺乏清晰的认识。

核心内容

作者建立了以三苯为结、苯基为连接剂、不同连接方式的可调谐COF平台,并阐明了连接化学在可见光催化中的作用。几种结构相关COFs的系统性质变化表明,键合化学能有效地调节COFs的结构和光电性质,从而调节PHE的活性。得到了苯丙氨酸(PHE)活性的变化趋势:COF-烯烃>COF-酰亚胺>COF-亚胺。COF-烯烃在420 nm处产生6.7%的AQE,且与酰亚胺和亚胺连接的对应物相比(小于40μmol h-1 g-1),其PHE速率显著提高(2330μmol h-1)。 
尽管COF-烯烃的AQE仍然低于一些最先进的共轭多孔聚合物PHE催化剂的AQE,通过在连接物中引入异核分子功能之后, 烯烃连接的COF的PHE活性仍然具有很大的提高空间。组合的fs-TA光谱和理论计算揭示了氰基取代烯烃键对高效电荷分离和转移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牺牲电子供体存在的情况下,牺牲电子供体具有很强的吸电子能力和电子离域能力,这是COF-烯烃具有优异PHE性能的关键。烯烃键还可以用来设计一系列具有高苯丙氨酸活性的共轭聚合物。本研究的发现为连锁化学和光化学事件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些基本的见解, 强调了合理设计先进的太阳能-燃料转化聚合光催化剂的一般准则。

文章亮点

图一:材料结构模拟、PXRD图像和SEM图像。
a) Chemical structure of three COFs with different linkages.
b–d) Simulated crystal structure of many layers of COF–alkene, COF–imide, and COF–imine, respectively.
PXRD patterns of e) COF–alkene, f) COF–imide, and g) COF–imine.
SEM images of h) COF–alkene, i) COF–imide, and j) COF–imine, respectively.

文章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vs.201902988

导师简介:

余丁山,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从事低维碳材料及聚合物基功能复合材料的可控制备、改性并开发其在光电器件和能源器件(包括太阳能电池、超级电容器、燃料电池、金属空气电池)中的应用;研究电子/离子传输、光电转换、电化学性质等对能量存储与转换器件性能的影响。至今在Nature Nanotech、Chem Soc Rev、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Adv Funct Mater、ACS Nano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引用共2500余次,单篇论文最高引用超过400次,9篇论文引用次数超过100,9篇论文被选为 ESI高被引论文。
 
资源链接:
 https://baike.baidu.com/item/余丁山/19701295?fr=aladdin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我了解更多内容

发表评论

目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