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轴向手性联苯化合物的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在有机发光二极管领域的应用

  • 692
  • A+


研究背景


手性发光材料能够分别发出左、右手圆偏振光 (CPL),在圆偏振电致发光器件(CP-OLED) 和3D显示有潜在的应用价值。非对称g因子是衡量其非对称发光能力的关键,而现有的CPL材料普遍g因子小,影响了其在3D显示中的应用。为了克服传统CP-OLED的这些缺陷,手性TADF材料作为发光体在OLED中显示出独特的优势。TADF材料可以利用反系统间交叉(RISC)过程同时利用单重态和三重态激子实现无贵金属的发光,得益于较小的能级差。同时,直接将手性单元与TADF骨架连接起来,可以赋予非手性发光体具有CPL能力。因此,开发具有高CPL特性和高发光效率的新型CP-TADF材料至关重要。从根本上引入新的分子设计策略,将为打破CP-TADF材料实用化的瓶颈提供一个可选的机会,而不是简单地将手性源与TADF分子连接起来。




研究进展


最近,研究人员基于氰基-咔唑(CN-Cz)和CN-吩恶嗪(POA)亚基分别为(R)-BPPOACZ和(S)-BPPOACZ将轴向手性联苯单元嵌入TADF骨架中。BPPOACZ是一种稳定的轴向手性发射极,TADF单元中的两个C-N基耦合在空间位阻中配置。通过进一步的梯度升华,获得了高质量的单晶,并且没有发生外消旋,这得益于围绕轴向的大空间位阻桥。以(R)-BPPOACZ为例,其表现出高度扭曲的构象,经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证实。通过探究稳态光谱的光物理性质,采用B3LYP/6-31G(d)方法进行了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更好地了解(R)-BPPOACZ的几何结构、FMO分布以及相应的能级。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非对称联苯作为手性源直接参与了前线轨道的分布,可能诱导出强烈的CPL发光,具有较大的g因子(在甲苯溶液中为9.7×10-3,在掺杂薄膜中为1.8×10−2),是手性有机小分子中最大的数据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联苯单元不仅是引入手性的基石,而且还是连接TADF骨架中的供体和受体的桥梁。一方面,联苯单元两侧的两对施主和受主会引起较大的空间位阻,从而在两个苯环之间产生扭转,阻止了联苯单元的外消旋化。另一方面,联苯单元之间的扭曲也稳定了两个TADF核中的D–A结构,从而可以使ΔEst的值最小化。(DOI: 10.1002/advs.202000804)

分别通过ECD和CPL光谱测量研究了(R/S)-BPPOACZ对映体在基态和激发态的手性性质(R)-BPPOACZ和(S)-BPPOACZ的ECD光谱显示出明显的镜像关系。在发光器件中,以其为发光中心制备的CP-OLED器件亮度达到35711 cd m−2,EQEmax达到16.6%,效率滚降较小。并且器件表现出明显的圆偏振电致发光信号,gEL达到+4.5×10-3和-2.8×10-3



未来展望


这项工作的研究结果为圆偏振发光材料和器件提供了借鉴。设计策略为设计具有优良CPL和发光特性的CP-TADF材料,用于高效CP-OLED提供了一个可行的途径。

来源:(莀茵科创)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我了解更多内容

发表评论

目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