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荚黄芪3个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 825
  • A+


  要:目的 克隆膜荚黄芪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基因家族成员,分析它们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与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变化,为揭示膜荚黄芪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积累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膜荚黄芪总RNA为模板,采用同源克隆法和RACE技术克隆PAL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PAL基因在根、茎、叶中的表达量;采用HPLC法测定了根、茎、叶中的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结果 从膜荚黄芪中克隆了3PAL基因AmPAL1AmPAL2AmPAL3Genbank登陆号分别为KY086279KY086280KY086281AmPAL1AmPAL2AmPAL3的全长cDNA长度分别为2 5082 4012 498 bp,均含有2 157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718个氨基酸。蛋白质序列分析表明,它们均含典型的PAL酶活中心序列,与植物PAL蛋白同源,且与同属于豆科的植物PAL蛋白相似性最高。系统进化树表明,AmPAL1AmPAL2AmPAL3聚为不同的亚类。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这些基因在根、茎、叶中表达模式不同,在检测的所有组织中AmPAL1的表达量最高、AmPAL2的表达量次之、AmPAL3的表达量最低,只有AmPAL2的表达水平与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积累变化一致(即根>茎>叶)。结论 从膜荚黄芪中克隆的AmPAL1AmPAL2AmPAL3是典型的PAL基因家族成员,推测它们在膜荚黄芪各组织发育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且AmPAL2可能参与了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积累。


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 Bge. 是常用中药,具有补气固表、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脱毒排脓的功效[1]。膜荚黄芪的活性成分主要包括皂苷类、多糖类和异黄酮类[2]。其中异黄酮类化合物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calycosin-7-O-β-D-glucoside)是评价黄芪药材质量的“标记化合物”之一[1],具有抗炎、抗氧化、抗病毒、保肝和增强骨质再生等多种药理作用[3-4]。随着黄芪野生资源的减少,现主要依赖于人工栽培,但由于人们不了解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生物合成机制,盲目生产,导致在栽培过程中植株内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含量不稳定。目前,黄芪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的测定主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此法具有操作简便、准确可靠和重复性好的优点[1,5]

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 lyasePAL)催化L-苯丙氨酸形成肉桂酸,是生物合成苯丙烷类化合物的第一步,也是苯丙烷途径的关键酶和限速酶[6]。而苯丙烷类化合物是植物中生物合成黄酮、异黄酮、花青素、香豆素、茋类和水杨酸等酚类产物的前体物质[7]PAL基因在植物中通常以小的基因家族形式存在,如拟南芥中存在4PAL基因(AtPAL1AtPAL2AtPAL3AtPAL4),其中AtPAL1AtPAL2聚为一类,而AtPAL3AtPAL4聚为另一大类[8-10]。吴松权等[11]首次从膜荚黄芪中克隆一个PAL基因(AmPAL),Genbank登陆号为EF567076,但并没有进行基因表达分析,也没有分析AmPAL基因的表达与其下游次生代谢产物积累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利用同源克隆和RACE技术从膜荚黄芪中克隆PAL基因家族成员,并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这些PAL基因的序列特征;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PAL基因家族成员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特性,分析每个PAL基因表达与下游产物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变化的关系,为揭示膜荚黄芪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积累的分子机制奠定理论依据。

1  材料试剂和仪器

1.1  材料

膜荚黄芪种植于延边大学农学院中草药圃地,由延边大学全雪丽教授鉴定为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 Bge.。取一部分新鲜的根、茎、叶,用液氮冷冻后保存于−80 ℃超低温冰箱中,用于总RNA提取;另一部分样品于50 ℃的烘干箱中烘干至恒定质量,用于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提取。

1.2  试剂和仪器

TRIzoL试剂购自Invitrogen 公司;合成cDNA第一条链的试剂盒购自Toyobo公司;5’3’ RACE 试剂盒购自Clontech公司;DNA凝胶回收试剂盒和PMD-19T载体试剂盒购于宝生物工程(大连)有限公司;对照品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批号110907)购自上海融禾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质量分数大于98%;乙腈和甲醇为色谱级,水为超纯水,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T100TMPCR仪(Bio-Rad公司);Mx3005P型荧光定量PCR仪(安捷伦公司);−80 ℃超低温冰箱(海尔集团有限公司);CR22G型高速冷冻离心机(Hitachi公司);MI-78A型高压蒸汽灭菌锅(施都凯仪器公司);岛津高效液相色谱仪(LC-10ATVPPlus);Unitary C18反相色谱柱(250 mm×4.6 mm, 5 μm),华谱科仪科技有限公司;RE-2000B型旋转蒸发仪(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DLSB-5/20型低温冷却液循环泵(上海豫康科教仪器设备有限公司);KQ-500D型数控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速仪器有限公司);BAO-250A型精密鼓风干燥箱(上海施都凯仪器设备有限公司);RHP-600型高速多功能粉碎机(浙江荣浩工贸有限公司)。

2  方法

2.1  RNA提取与cDNA合成

参照Invitrogen公司的TRIzol一步法提取总RNA,用1.2%琼脂糖凝胶电泳和NanoDrop 2000 C超微量分光光度计检测其质量和浓度;按照Toyobo公司反转录试剂盒的步骤合成cDNA1条链。

2.2  PAL基因保守区克隆

NCBIGenbank中下载已登陆的豆科植物及拟南芥等模式植物的PAL基因同源序列,利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设计了1AmPAL基因的兼并引物AmPAL-DFAmPAL-DR(表1)。引物由上海英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合成。以合成的cDNA1条链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反应体系20 μL10×PCR Buffer 2.0 μL25 mmol/L MgCl2 2.0 μL2 mmol/L dNTP 2.0 μLcDNA模板1 μmol/L2.0μL,上游引物AmPAL-DF 2.0 μL2 μmol/L下游引物AmPAL-DR2.0 μL5 U ExTaq0.2μL,剩余用超纯水补足。反应条件:94 预变性2min94 变性30s55 退火30s72 延伸45s32个循环;72延伸5 min。取PCR产物在1.2%琼脂糖凝胶上电泳,DNA凝胶回收试剂盒回收后,连入PMD-19T载体。将重组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感受态JM109,通过蓝白斑筛选,挑取白斑,将提取的重组质粒DNA原液稀释50倍后,使用M13引物(表1)进行PCR检测。PCR检测的反应体系和条件同上述克隆PCR,检测为阳性的克隆菌株进行测序,测序由上海英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完成。


2.3  5’RACE3’RACE扩增

根据3PAL基因家族的保守序列分别设计35’RACE3’RACE的特异引物AmPALsGSP1AmPALsGSP2(表1),引物由上海英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合成。5’RACE3’RACE扩增的具体反应体系和条件参照Clontech公司的SMARTerTM RACE cDNA扩增试剂盒说明书进行。PCR产物克隆与测序同上述“2.2”项。

2.4  PAL基因编码区克隆

Lasergene软件包中SeqMan分别对3AmPAL家族的保守区、5’RACE3’RACE的序列进行拼接获得了3AmPAL家族的全长cDNA,并分别设计了3对包括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区)的引物(表1)。反应体系与保守区克隆一致,反应条件为94 预变性5 min94 变性45 s60 退火45 s72 延伸2 min35个循环;72 延伸7 minPCR产物克隆与测序同2.2项。

2.5  生物信息学分析

Lasergene软件预测编码区、蛋白相对分子质量和等电点;通过NCBI-blast进行同源性分析并下载其他植物PAL氨基酸序列;利用ExPASy ProtScale服务器分析蛋白疏水性;利用PSIPRED服务器对蛋白质二级结构进行预测,用TargetP 1.1服务器预测亚细胞定位情况;用SignalP 4.1服务器预测信号肽;通过Lasergene软件比对PAL蛋白家族,分析其保守域和结构域,构建PAL氨基酸序列系统发育进化树。

2.6  实时荧光定量PCR

针对获得的3AmPAL家族的特异序列分别设计了3对荧光定量PCR引物(表1),所用内参基因为黄芪18 S基因(Genbank登陆号为AF359594,表1)。反应体系为20 μL,除了SYBR 10 μLROX 2 μL外,其他同“2.2”项。反应程序:95 预变性10 min95 变性10 s60 退火10 s72 ℃延伸20 s40个循环。以标准的AmPAL18 S基因拷贝数的对数值为横坐标,以测得的CT值为纵坐标,绘制各自的标准曲线。之后,根据未知样品的CT值,即可在各自标准曲线中得到样品的拷贝数,再求出相对于内参基因18 S的相对表达量。每组样品进行3次重复检测。

2.7  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的测定

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的测定,采用李子羊等[12]HPLC方法进行,每组样品3次重复。

2.8  统计分析

数据分析采用SPSS 19.0软件的ANOVA分析,多重比较采用Duncan新复极差法(P0.05),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

3  结果与分析

3.1  AmPAL基因全长cDNA克隆与序列分析

以膜荚黄芪根总RNA反转录的cDNA为模板,用兼并引物扩增得到了1条大约750 bp的片断(图1泳道1),测序结果显示AmPAL基因由长度均为752 bp3个基因构成。


根据保守区测序结果设计了35’RACE3’RACE的特异引物(表1),PCR扩增结果分别获得AmPAL15’端序列938bp(图1泳道2)和AmPAL13’端序列1 989 bp(图1泳道3)、AmPAL25’端序列1 739 bp(图1泳道4)和AmPAL23’端序列1 270 bp(图1泳道5)、AmPAL35’端序列601 bp(图1泳道6)和AmPAL3’端序列1 939 bp(图1泳道7)。

使用Lasergene软件包中SeqMan分别对3AmPAL家族的序列拼接获得了3AmPAL家族的全长cDNA序列,利用设计的3对包括编码区在内的引物(表1),PCR结果分别获得了AmPAL12 157 bp序列(图1泳道8)、AmPAL22 210 bp序列(图1泳道9)和AmPAL32 215bp序列(图1泳道10),测序结果与拼接结果完全一致,Genbank登陆号分别为KY086279AmPAL1)、KY086280AmPAL2)和KY086281AmPAL3)。

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表明AmPAL1cDNA全长为2 508 bp,其中编码区为2 157 bp5’非翻译区(5’-UTR)为81 bp3’非翻译区(3’-UTR)为242 bp,以及28 bppolyA尾,推测其编码718个氨基酸;AmPAL2cDNA全长为2 401 bp,其中编码区为2 157 bp5’非翻译区(5’-UTR)为105 bp3’非翻译区(3’-UTR)为110 bp,以及29 bppolyA尾,推测其编码718个氨基酸;AmPAL3cDNA全长为2 498 bp,其中编码区为2 157 bp5’非翻译区(5’-UTR)为111 bp3’非翻译区(3’-UTR)为205 bp,以及25 bppolyA尾,推测其编码718个氨基酸。核苷酸序列相似性分析表明,AmPAL1AmPAL2AmPAL3的一致性分别为79.8%78.3%AmPAL2AmPAL3的一致性为92.3%

3.2  AmPAL生物信息学分析

Lasergene软件包中Protean对预测的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AmPAL1蛋白相对分子质量77 920,等电点为5.86,酸性氨基酸82个,碱性氨基酸66个,极性氨基酸188个,疏水性氨基酸259个;AmPAL2蛋白相对分子质量78 260,等电点为5.92,酸性氨基酸80个,碱性氨基酸67个,极性氨基酸197个,疏水性氨基酸257个;AmPAL3蛋白相对分子质量78 430,等电点为5.98,酸性氨基酸81个,碱性氨基酸68个,极性氨基酸197个,疏水性氨基酸255个。

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析表明,AmPAL1AmPAL2AmPAL3的一致性分别为88.1%88.5%AmPAL2AmPAL3的一致性为96.4%。在NCBI网站上进行保守结构预测分析,3AmPAL蛋白均含有phe_am_lyaseLyase_aromaticPAL-HALHutH 4个结构域,属于Lyase_I_likePLN02457超家族,均含有苯丙氨酸解氨酶的特征序列GTITASGDLVPLSYIA200-216[13]。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如图2所示,AmPAL1AmPAL2AmPAL3之间的差异在N端较大,不过3AmPAL蛋白均含有PAL保守的脱氨基位点(L-208V-209L-258A-259)和催化活性位点(N-262G-263NDN-[384-386]HNQDV-[488-492][14]。而且,其特征序列中均包含1个丙氨酸-丝氨酸-甘氨酸三联体的保守区域,它可以自催化转换,通过内部环化脱水,形成MIO电辅基,而丝氨酸残基则被认为是各个物种中PAL蛋白中高度保守的活性位点[15]

疏水性分析显示,3AmPAL蛋白均为亲水性蛋白;二级结构预测结果,3AmPAL蛋白均以α-螺旋(54.1%55.1%)和无规卷曲(41.6%42.1%)为主,β-折叠(3.9%4.2%)含量则较少;不存在信号肽序列;定位在细胞质。


为了研究3AmPAL与其他植物PAL的进化关系,利用Clustal W方法对氨基酸序列比对后,构建了系统进化树,结果如图3所示,基本按照不同科聚类,3AmPAL与同属于豆科的蒺苜蓿和大豆聚为一类,但不同科之间PAL有很高的相似性。与拟南芥PAL家族比较,3AmPAL均与AtPAL1AtPAL2亲缘关系较近,同时AmPAL1和已报道的AmPAL[11]聚为亚类,明显区别于AmPAL2AmPAL3构成的亚类。


3.3  AmPAL组织特异性表达与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的变化

利用3AmPAL的荧光定量PCR引物(表1)进行特异PCR,分别获得了长度为183241125 bp的特异序列,测序结果与AmPAL1AmPAL2AmPAL3cDNA序列完全一致。之后,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了膜荚黄芪植株根、茎、叶3个不同组织中3AmPAL的表达特性。结果如图4所示,3AmPAL在根、茎、叶中均表达,但是表达量明显存在差异,在检测的所有组织中3AmPAL表达量大小顺序为AmPAL1AmPAL2AmPAL3;但只有AmPAL2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与毛蕊异黄酮葡萄苷含量变化一致(即根>茎>叶)(图5)且Pearson相关系数为0.949AmPAL1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大小为茎>根>叶,而AmPAL3在根和茎中表达量一致,在叶中表达量最小。


4  讨论

黄芪黄酮类化合物主要包括黄酮、黄酮醇类、异黄酮类和花青素等,其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是含量最高的异黄酮类化合物,它具有多种药理作用,是评价黄芪药材质量的标记化合物之一[1-2]PAL是生物合成苯丙烷类化合物的第一个酶,也是生物合成异黄酮的关键酶之一[16]。植物PAL通常由多个基因编码,它们的不同成员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特性不同,参与的代谢途径也不同[8-9]。但是,还不清楚哪个或哪些PAL基因参与了膜荚黄芪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生物合成。

本研究利用同源克隆和RACE技术,从膜荚黄芪中克隆了3AmPAL,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这3AmPAL是典型的PAL基因家族成员。由进化树分析结果可知,相对于拟南芥PAL3和拟南芥PAL4,所克隆的3AmPAL与拟南芥PAL1PAL2亲缘关系更近(图3)。有研究表明在拟南芥4PAL基因中,只有拟南芥PAL1PAL2参与了黄酮类的生物合成[10],暗示所克隆的3AmPAL均与黄酮类生物合成密切相关[10]。不过,这3AmPAL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特性明显不同(图4),AmPAL2在根、茎、叶中的表达量均介于拟南芥PAL1PAL3之间,并且只有AmPAL2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方式与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积累相关(图5),而且二者之间还存在较高的相关性(0.949),推测AmPAL2与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生物合成密切相关。不过,这还需要进一步的实验来验证。

总之,本研究成功地从膜荚黄芪中克隆了3AmPAL,推测这些基因可能与黄酮类生物合成相关,其中AmPAL2的表达与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积累密切相关。

参考文献(略) 

来  源:刘俊频,李胜立,袁  元,郑玲辉,全雪丽,吴松权. 膜荚黄芪3个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J]. 中草药, 2019, 50(7):1669-1675.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我了解更多内容

发表评论

目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