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 Chem. Biol. | CD28相互作用组的化学蛋白质组学分析

  • 109
  • A+

为大家推荐一篇发表在Cell Chem. Biol.上的文章:Motif-DependentImmune Co-receptor Interactome Profiling by Photoaffinity Chemical Proteomics,文章的通讯作者是来自南方科技大学的田瑞军、李鹏飞和来自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王方军。


1



免疫共受体是非常流行的免疫治疗靶点,CD28就是其中的代表。CD28是T细胞表面的一种受体,它通过酪氨酸磷酸化(pY)这种翻译后修饰激活,然后招募下游信号蛋白形成复合物。这些复合物对于T细胞的激活与TCR信号通路至关重要,因此分析其相互作用组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CD28的调节功能及其在免疫治疗中的应用。


2



为了鉴定CD28的相互作用组(特别是在有无pY修饰下),作者合成了完整的CD28胞质序列,并通过化学合成精准地控制在不同pY位点附近插入了光交联非天然氨基酸,制成了一系列基于不同pY motif的光交联探针,在序列的N端引入生物素用于富集。利用该探针,作者通过质谱鉴定出了数十种与pY191和pY209有关的相互作用蛋白,并选择了其中3种进行了光亲和免疫印迹的验证。
在初步验证了该探针的效果后,作者分别合成了模拟YMNM、PYAPP和AAYRS这3种motif的不同磷酸化模式的CD28探针,去捕获motif特异的相互作用组。在YMNM的相互作用组分析中,作者鉴定到了PIK3R1和GRB2等已知的相互作用蛋白,并且发现PLCG1富集程度最高,通过基因敲除实验,作者证实PLCG1与CD28的pYMNM间存在直接的相互作用。在PYAPP和AAYRS的相互作用组分析中,作者则分别鉴定出了UBASH3B和PKCθ这2种相互作用蛋白并进行了验证。


0



最后,作者利用native MS和生化分析研究了PKCθ与CD28的pY218间的相互结合的模式,再结合MD模拟推测出了pY218附近motif与PKCθ的C2结构域形成的复合物结构,通过两个关键位点的突变进行了验证。
综上,作者通过化学合成不同磷酸化模式的CD28胞质序列的光交联探针,利用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获取了目前最全面与详尽的pY依赖性CD28相互作用组。作者认为他们的方法也可以用于研究其他含有多个磷酸化位点的重要蛋白序列的相互作用组分析。



本文作者:TZY

责任编辑:Guo ZH

原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451945622000058

文章引用:DOI:10.1016/j.chembiol.2022.01.005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我了解更多内容

发表评论

目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