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余学斌教授:具有高体积比容量的MgH2/MXene复合负极材料

  • 476
  • A+

引言

MgH2因具有高比容量、低电压平台、成本低廉等优点,被视为一种很有潜力的储锂负极材料。但是,在电化学循环过程中MgH2的体积膨胀高达200%,这会导致其表面SEI膜的反复破裂/再生,消耗电解液。并且在反复充放电循环中,材料会发生粉化进而从电极表面脱落,导致容量的快速衰减,电池的循环寿命较短。除此之外,MgH2的导电/导锂离子性较差,反应动力学较慢,使电池的倍率性能较差。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二维材料,MXene具有高密度、高导电性、机械性能优异的特点,目前已在储能领域中广泛应用。所以,通过引入MXene作为载体材料,有望改善MgH2的电化学性能。


02

成果展示

近期,复旦大学余学斌教授团队通过溶剂热的方法,合成了平均粒径小于20nm、均匀分散于Ti3C2 MXene表面上的纳米MgH2颗粒,开发了一种性能优异的储锂复合材料。作为基体材料,MXene基体提供了锂离子/电子快速传输的通道,并能有效地缓冲MgH2在充放电过程中产生的体积膨胀。同时,理论计算和实验表征均证明了MgH2与MXene表面的F官能团之间能够形成Mg-F-Ti键,这使得MgH2与MXene紧密结合,保证了MgH2颗粒在循环过程中不会脱落。得益于这种独特的纳米结构,该复合材料表现出了优异的倍率性能和电化学循环稳定性。并且,由于MXene的高密度特性,该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体积比容量。

该论文以“Magnesium Hydride Nanoparticles Anchored on MXene Sheets as High Capacity Anode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为题发表在期刊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上,第一作者为复旦大学硕士生钟树林。


03

图文导读

研究者首先使用DFT计算探究了MgH2在MXene表面的结合方式,通过结合能和分波态密度的计算结果,证明了MXene表面的F官能团是MgH2吸附结合的关键。据此,研究者采用溶剂热的方法,将MXene置于二丁基镁的环己烷溶液中,在反应器中充入氢压后使其在200℃高温下反应,获得了不同负载率的MgH2/MXene (nMH/MX)复合材料。随后,研究者还通过XRD和XPS表征进一步证明了F-Mg键的存在。通过SEM和TEM等表征手段,可以清晰地看到结晶良好的MgH2均匀地分布在MXene基体上。

图1. nMH/MX复合材料的理论计算结果与合成过程示意图


图2. nMH/MX复合材料的XRD和XPS表征


图3. nMH/MX复合材料的形貌和结构表征


研究者对不同MgH2负载量的样品进行了电化学测试,高载量的样品虽然具有更高的初始容量,但是适当降低载量有利于提高电极的循环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负载率约为60%的nMH/MX-60样品具有最佳的综合电化学性能,其在100 mA g-1电流密度下循环100圈后,具有389.3 mAh g-1的比容量。并且nMH/MX-60还表现出了优异的倍率性能,在电流密度为2 A g-1时仍有323.5 mAh g-1的储锂容量。此外,由于MXene的密度较大,nMH/MX-60电极在2000 mA g-1的电流密度下循环1000圈后,具有1092.9 mAh cm-3的体积比容量,库伦效率约为99.5%。

图4. nMH/MX的电化学性能曲线


最后,研究者对电化学反应之后的nMH/MX-60样品做了进一步的TEM表征,证明了MXene基体在提升nMH/MX复合材料循环稳定性方面的重要作用。

图5. nMH/MX-60样品循环后的TEM表征与循环机理示意图


04

总结

总之,研究者采用了溶剂热法制备了均匀负载于MXene表面的MgH2纳米颗粒。得益于MgH2和MXene之间的协同作用,nMH/MX复合材料展现出了优异的电化学性能,主要体现在高库伦效率、高容量、高循环稳定性及优异的倍率性能。更重要的是,因MXene具有高密度的特性,使nMH/MX复合材料还具有较高的体积比容量。其中,nMH/MX-60电极在2000 mA g-1的电流密度下循环1000圈后,能够稳定提供1092.9 mAh cm-3的体积比容量。该工作显著改善了MgH2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为新型锂电负极材料的设计与开发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文章信息

Magnesium hydride nanoparticles anchored on MXene sheets as high capacity anode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Shulin Zhong, Shunlong Ju, Yifei Sha, Wei Chen, Tengfei Zhang, Yuqin Huang, Hongyu Zhang, Guanglin Xia and Xuebin Yu *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DOI: 10.1016/j.jechem.2021.03.049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我了解更多内容

发表评论

目前评论: